不好意思,他们差得太远了。
显然,对皇帝来说,还是侵淫官场已久的那些官员们,用起来更加顺手。
所以,历朝皇帝对于太学的重视,往往都是浮于表面的,没有人真的考虑将太学生提拔成什么实权官职。
而此时的这位官家……
竟然在太学中选拔了几个成绩优秀的太学生,直接让他们到皇宫中办公了!
当然,皇宫肯定是群臣日常奏事议事的外殿,不可能到后宫去。
可这意味着什么?
据说,当今的官家让这些太学生去看奏疏,仔细研究之后,再给他进行非常扼要的口头汇报。而后,官家再给出口头答复,由这些太学生直接禀笔批红,斟酌措辞和细节,最后分发下去。
这件事情传扬出去之后,朝中的大臣们免不了又是一阵惊慌。
难不成皇帝真能一个人就把这些政事全都办了?
原本一个人批阅几百奏疏确实不可能,可若是有了这些太学生的帮忙呢?
不过他们最开始慌了一阵,但仔细计算过奏疏的数量之后,就又放下心来。
每天的奏疏达到一百余件,而奏疏中所说的事情,更是达到三百多件!
按照每件奏章一千字来计算,每天的奏章都得有十万字。
就算皇帝让这些太学生先筛选一番,总结得简明扼要之后汇报,自己再口述、由太学生们禀笔,这也是相当可怕的工作量。
而百官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官家或许能坚持那么两三天,但绝对不可能长久!
因为要处理这些奏章,可不是随便写个“知道了”就行了的。
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皇帝必须分得清楚,否则就有被架空的危险。
群臣发现皇帝根本无法区分重要和不重要地事情,那么就会开始动歪脑筋了。
就算皇帝能坚持一天两天,那一个月呢?一年呢?十年呢?
难道你作为皇帝,一天都不休息了吗?
总之,官员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