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就业,其中2739人签三方就业,其余是灵活就业(比如创业)。
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以企业为主,其中入国有企业有819人、民营企业871人、外资企业147人;其次是事业单位,其中高等院校229人、科研单位183人、其他事业单位164人。
入企业的,比如华威、藤讯、国家电网、网一、阿里、中信、华国建筑工程、国家航天公司、四大银行等。
但在去年2010年,星海集团加进来抢人才后,光在青华大学就招了一百来人,仅次于华威公司的167人。
选择华威、藤讯的毕业生的专业偏向计算机,而选择星海集团的偏向于机械类这一块。
就拿华威公司来对比,这家公司在2010年实现了1852亿元的销售额,是星海集团的十多倍。
华威的净利润238亿元,而星海集团的净利润接近80亿(税前91.1)!
员工总数方面,华威是11万人,而2010年的星海集团只有三四千人!
星海集团的人均年产值比华威公司高不了多少,但人均年产利润是华威公司的数倍。
星海集团的人事在校招宣传时,常常拿公司的人均年产值、人均年产利润来跟各家名企作对比,以及特意宣传公司的顶尖技术。
“我们星海集团只做世界第一,当然也是国内第一!”
“我们星海集团人均年产利润吊打各家大企,没错,包括你们所认识的名企,随便指一家公司或者单位都行。”
人事部校招强调公司人均年产利润时,非常有气势,好像对所有企业说:在座的,没有一个能打,我可以群殴你们!
“人均年产利润高,那么员工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待遇当然好,而且是新成立公司,进公司越早,上升的机会就越大。”
“虽然我们公司才建立两年时间,但已经拥有多项世界第一技术和产品,我们不仅要抢世界第一,在未来,我们还要建立世界标准!”
“在我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