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也说不上坏。
他没什么出色的能力,不像沈戍之那样有才华,被学校重用,前途一片大好。
他都四十多岁了,也不过才是一个讲师。
在苏飒看来,这就是一个混日子的。
大学老师的课程都不多。
所以过得很悠闲。
喝喝茶,看看报纸,在课堂上照本宣科。
下面学生听不听,他们也不在乎。
他们就是在学校里面熬资历,熬到五六十岁,能熬到一个副教授,然后就可以退休了。
退休后,就可以打着“沪城大学教授”的名义,搞一些副业了。
赚点外快,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这样的老师其实有很多,说他们误人子弟有些夸张,但不论是科研,还是教学,确实是乏善可陈。
根本就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学术成果。
有的教授是名副其实,有的教授是滥竽充数,还有的教授,那是“叫兽”。
他们管理学生也是一样,完全就是应付公事罢了。
顶多就是对成绩好的学生,家庭好的学生多关照一下。
至于其他的学生,则是完全的无视。
他们不会对普通学生做什么恶事。
但他们很冷漠。
这种冷漠,本身就是一种暴力!
什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什么园丁?
什么太阳?
这些美好的,用来形容老师的字眼,苏飒觉得很多老师根本就不配拥有。
他们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对他们来说,就和厨师、出租车司机、服务员一样,就是一份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他们只是来拿工资上班的,谈不到对学生有什么奉献。
当然,好的老师也是有的,那种真的对孩子尽心竭力的老师也是有不少的。
比如苏飒的养父郑为民。
但这样的好老师,在沪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