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和大人不在,交接工作还没做好,要先等着。
这一等,户部和崇文门税务的账册便留了三天,一摞便直接堆满了桌案。
国史馆总裁那边,几个文人又因为某些文献之中的一句话要不要删改,要不要改成对清朝歌功颂德的话而争执,酸腐文人知道反正没个拿主意的,谁吵架赢了,这本子就跟着谁的意见改,于是连国史馆之中也是一团乱麻。
旁的便不必说了,军机处里福康安跟和砷都没了,几乎事事都只有王杰一个在拿主意,这固然是掌权的好时机,可也未免太累了。
更何况清流这边的势力过大,会引起旁的官员们的集体反扑。
他们不能弱,可也不能太大——朝廷为大……
可怜乾隆还在病中,毓舒只把这相关的事情当做了笑话讲给乾隆听,乾隆听了便怄住了。
和砷不过回去歇了五六日,这朝廷里就跟要开锅了一样。
若说是和砷一个人回去了,福康安也能顶上一阵,可现在福康安也在家里清闲得很,根本不上朝,这下连个挑担子的都没有了。
清流官员们这才发现,他们不是事事都能做得好的。
发现这一点的,也有永琰。
权臣有权臣的能耐,贪官有贪官的本事,清官有清官的作用。
只是他不喜欢和砷那是一定的了,上次没能借苏凌阿国泰的事情倒了和砷,还平白地让宫里面毓舒进来,虽不见得毓舒有什么行为异常,可她似乎在皇帝面前给和砷美言——永琰早就觉得不对劲了。
这一日,又听下面的人围绕一个决定吵吵了半天也没出结果,永琰出来之后便往皇帝宫中去。
吴书来迎面走过来,有些心惊胆战,便告诉永琰,毓舒在皇帝跟前儿提到了八阿哥跟十一阿哥都大好,皇上说了要见见这两个人。
而且,毓舒还在皇帝面前说路上碰到五阿哥的儿子了——这是皇帝的皇孙,五阿哥去世之后,皇孙便由福晋养着,如今年纪已经不小,很是聪明。
永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