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李农唤道,从怀中取出翠玉攒金花簪放在案几之上。
“这是何物?”石闵问道。
“此乃郑樱桃郑太后心爱之物,那日我从邺城出逃正是得郑樱桃之力,如今石韫使婢女小仇将此物交给我,带话给我说道,若石闵果忠于石氏,当再立新君,若有异志,石韫也将殉了这赵国。将军果不负石氏。”
“李司空,言重了。”石闵站起来,“黎庶涂炭,非我之愿,若无吾之力,这中原不知道几人称王称帝。”说完径直出府门。
今日邺城一片肃杀,宫中已传令各大臣务必上朝,有要事颁布。众臣来到太武殿内,只见宫禁森严,甲士林立。空荡荡的御座,和周边密集的甲士却是极度反常。
杨环只从偏殿而出,前引着石鉴往御座而去。
众臣看石鉴着法服,戴十二冕琉,皆惊诧不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踏踏。”殿外脚步声齐整,众臣回头望去,只见石闵大摇大摆的进来,随从将领在其身后,威风凛凛。
石鉴在皇位之上意欲起身,旁边的杨环却悄悄扶起背,示意其坐好。
只见石闵在大殿御阶之下,跪下,身后的将领也“唰”一声齐齐跪下。
只闻石闵言道:“石遵倒行逆施,引众臣之怨,境内叛乱四起。臣世受先帝厚恩,已尽诛贼首石遵及其同党孟准、王鸾等,扫除奸佞。然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恭请义阳王,奉赵国国祚,承千钧之担,早日登基,以安民心。”
身后众将皆呼:“恭请义阳王登基。”
众臣听闻,石闵已把石遵及所依仗重臣孟准、王鸾尽皆屠杀,双股打颤,汗流浃背。
哪知从众臣队列尽头,发出一阵嘲弄的小声,“哈哈,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主上弑兄无人伦,臣子犯上作乱,如此君臣正好狼狈为奸。”
众人循声而望,说话之人原来是光禄卿张斐,此人执礼仪,素矜名节,乃是当世硕儒。
石闵身旁一将领说道:“来人,拖下去,枭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