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更好的掌控地方。
并且这种改革宜早不宜晚,显而易见,一州的士族力量,就要比一国士族的力量好对付的多。
“这是不亚于秦始皇置郡县的集权手段!”司马懿不由钦佩高远的战略眼光,“然而,寻常百姓的力量真的能够战胜士族?”在他看来,偌大的黄巾之乱都被士族联合起来围剿了。
不过对于高远来说,他当然知道人民力量的强大。历次改朝换代,都是从农民开始的。而黄巾起义,只是因为没有正确的领导而已,若是不然,足以覆灭东汉。
于是,一场有高远领导的,轰轰烈烈的耕者有其田运动,在并州以及河内等郡,拉开了序幕。
高远提出,废除士族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没收士族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士族本应得到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如此一来,高远的领地内,得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他未来争霸天下,积蓄力量。
同时,高远联系后世经验,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
并且,高远提出,保存寒门经济的政策。这里的寒门,其实就是成不了士族的大户,类似于后世的富农。如此一来,便能够孤立士族,争取富农,保护中下贫农的利益,以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
另一方面,高远又提出高薪养廉,提高官员的俸禄。当土地改革实施后,高远必然会财源广进,高薪养廉不成问题。
消息一出,高远领地内一片哗然,农民蒙叨叨的,不知是真是假,但对于分地充满了渴盼。这为高远赢得了太多的民心,和进行土地改革的动力。
而士族一下子就傻掉了,他们不相信这是真的。
而司马懿看出了高远实行土地改革的决心,在这并州,高远就是“皇帝”,反抗他的必死无疑。而高远执行的政策又如此得民心,必然会成功的。因此,身为高远军师的司马懿顶住了来自家族的压力,家中五千亩地,全部交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