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也有不同的难度模式。比如人口最多的豫州处于膏腴之地,人口众多,属于地狱难度。而凉州,并州地广人稀,属于简单模式。
陈瞻出生的南阳郡虽说是天下第一大郡,举孝廉十分困难。但是考虑到南阳郡人口占到了荆州的将近一半,所以尽管南阳繁华,但所属的荆州人口并不算顶尖,所以举茂才的难度比冀州略低。
至于为什么裴济会给自己这个大好处,陈瞻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出了张猛之乱,裴济觉得自己在任上干不长,所以在卸任之前先把好处给出去,落一个好。
再春秋笔法一下,若是能颠倒因果,也许能还落得一个慧眼识人的美名。
再加上把一部分责任推到前任刺史的头上,这件事就从清流党同伐异手段酷烈,造成张猛造反,变成有识人之明,提前发现了张猛的阴谋,然后派人隐姓埋名过去调查,果然发现异样,导致张猛鱼死网破造反,整个事件的定性就从逼反良民变成清除阉党遗祸。
想到这里陈瞻都想给裴刺史鼓掌,果然能做到刺史的都不是简单的人,这危机公关的意识非常六啊。
至于会不会被别人揭穿?
呵呵,之前冀州很多职位空缺,管理混乱,到时候补一道文书,然后推说去洛阳传递奏表的信使被张猛军截杀了,所以那么晚才送到洛阳,不就解决了?
那么唯二知道这件事情真相的就只有裴济和陈瞻,裴济自己自不会说,他陈瞻作为既得利益者也不会说,这件事的真相不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吗?
于是在这件事情后,裴济得到了“善相人”的美名,减轻了自己的责任。
而他陈瞻得到了茂才的名额和六百石的出身,以后他就不是主簿出身,而是世家子举茂才,出道即六百石的清流官的高起步,实行自上而下路线会更加顺畅。
在这件事上裴济打了一个时间差,裴济和陈瞻都没亏,双赢。唯一受到损害的就算大雍朝已经所剩无几的国家信用和选才公平。
但是不管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