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能亲自参与过一次流行音乐与传统民乐相结合的录制项目,跟他们从事了几十年的专业相比就意义深远得多。
而且演唱的还是刘清山这样一位人物,作品又是《青花瓷》这样的一首旷世经典的古风歌曲。
当然那个年代那还远没到古风歌曲大行其道的时候,即使是华国风歌曲的说法也仅仅是刚刚流行起来不久。
其实早在周杰轮之前,娱乐圈就已出现了具有华国风感觉的歌曲,而古风始终只在自己的圈子里发展。
古风歌曲大多有故事背景,和华国风相比极具故事性。
华国风歌词的表达方式较为趋近于现代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太注重对仗等方面,写作方式颇为自由。
而古风词较于古代来说也已经没有严格如律诗绝句的格式要求,但还是讲究一些基本的对仗,若简单断句,可以很容易看出基本格式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等。
还有念白和文案,这是古风歌曲在随后日渐流行的最主要特点,这点华国风同样没有。
刘清山的这一版《青花瓷》,虽一样缺少念白部分,但是故意为之,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戏腔唱段还没经历过正规的学习,即使在模仿能力上有足够信心,却也知道尚达不到完美的效果。
既然有心在这方面有更多贡献,就要力保做到最好,不然其效果只会大打折扣。
那些民乐家正是看到了民族音乐的振兴希望,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感激跟震动,录制完成后,看向刘清山的眼神里都是小星星。
要知道这些民乐师可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了,自然不可能有年轻人的追星心态,眼神里的光亮多为欣赏和欣慰,当然也有兴奋之意溢于言表。
而刘清山对待他们也是尊重得很,不仅每个人都留下了联系方式,还亲自送出门去,让自己的车把每个人护送回家门口。
返回到大厅,他让樊盛阳另外拿出一摞钱塞给了邢伟,意识这个人给请来的民乐老师多几张辛苦费。
他对所有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