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感觉就是,爱上一匹野马,家里却没有草原,是不是很绝望呢?
这首歌的词曲非常成功,斑马斑马,第一次听还以为是在讲动物,但是仔细一揣摩歌词,他讲的不是动物,讲的是一个人,描述的是对一个人的情感。
整体地描述了一个很凄惨而牛逼的故事,有面对现实不自怨自艾的坚韧忍耐,有成全别人的包容,还有浪迹天涯的勇敢...
它没有去评价生活或者际遇,而是把生活中的一些素材用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
,并配以乐器奏出的哀婉的和音来烘托情愫。
当人们在听它的时候,可能生命中的某种类似的情愫会与它相遇,当然了,一般是比较低落的东西,或者心情,或者感触。
于是某种化学反应就会在内心升腾,心内共鸣就产生了。
这种歌曲最好在心情好的时候听,否则会非常伤感,及至悲伤落泪。
叙事看似附庸文艺,实则是借此戳破了文艺的外壳,使其扭曲的肉体能有一孔之隙,高,实在是高。
就这个旋律,你换成老鼠老鼠,然后用一堆完美的押韵讲一个心酸凄凉的故事,你也会觉得好听。
而且这首歌真正想表达的不是单纯的儿女情长,而是在自由与现实间的徘徊和挣扎。
现场动听了就懂了,听不懂早晚也有你懂的那一天,就因为曲子谱得好啊,好到音乐盲都听着舒畅的地步。
音乐是有生命的,每一字每一句刘清山处理的细节真的让人感到震撼,咬字清晰,感情充沛。
无论是后期的节奏加快还是前期的缓缓弹唱,他都做到了令人惊艳的吟唱层面,高级且不脱俗,平淡中有大神奇,让人无限共鸣,恍若身临其境。
民谣的最大魅力就是引起人们心中最深刻、细腻的共鸣,无疑他做到了。
一曲唱罢,所有人都似从某种沉浸里突然醒来,很多人的眼角还带着隐隐的泪痕,但随后的掌声如雷,滚滚升腾而起。
刘清山站起身,呈张开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