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这些人的当时心理,刘清山也一清二楚,像是这样成立了几十年的老牌国家级乐团,队伍里不乏大量的男女高音歌唱演员,甚至大名鼎鼎的音乐艺术家,随便找一个人就能取代金溪善。
可惜还是相对落后许多的商业意识害了他们,金溪善本身的知名度,就是这支曲子能保持国际知名度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刘清山本人在其中的潜在影响力,才会是能够在优质作品层出不穷的海外市场得到认可的最主要因素。
所以,故宫音乐会之后,刘清山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善意后,把《victory》的部分赠与了对方。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在国内的一些演出,没有他和金溪善的情况下,倒也得到了一定的演出效果。
但他们得意之余就没深入地想一想,目前国内的大型音乐会很少有完全意义的纯商业演出,换句话理解,仅凭借严肃音乐这块招牌是卖不出多少票去的。
那段时间乐团参与的演出,除都是些大型地方性的半公益性演出,或者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庆典活动。
真正的交响乐巡演一场也没有,根本体现不出商业化运作能力的实际价值来。
结果就是意外地接到久违了的海外演出邀请,还点名指定了故宫演
出的原班人马,他们这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其中就有金溪善的不可取代性问题,搞明白怎么回事的他们自然又想起来这件问题的严重性。
但令人无语的是,近视都面临着这么难堪的处境了,他们当中的某人打电话给金溪善提出演出邀请时,居然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口吻,被她当场拒绝也实属必然。
最后还是乐团的上级部门直接找到了刘清山,刚好他和金溪善都结束了之前的手头工作,就答应了有时间的话参与个一两场。
在屡次于他们两人身上碰了钉子的国家交响乐团,这一回才算是真正搞明白了其中的门道。
随后不仅语气彻底松缓下来,连几位头头脑脑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