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义气,狭义……
这些品质组合起来,纵观总体武将群体的口碑,反倒比文官更好一些。
但也不得不承认,武将所能造成的破坏力更大。
出现在这样的局面,与朱允熥的理解,这和文武平衡没什么关系,而是多数帝王格局不足。
说白了,古代种花的视角就神州大陆这一摊子,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中原神州,幅员辽阔,物华天宝,这是好事创造了种花伟大的文明,但这也是坏事……格局小了,经历一朝前任三四代帝王的努力,最多百年就可触摸到极限,从而陷入一种自封的状态。
蛋糕就怎么大,利益就怎么多,谁不想多吃一口?
当没的吃的时候,上位者分配蛋糕出了问题,满朝风气也就变了,这种变化来自方方面面,野心无法满足自然就要内斗内乱。
甚至有些时候内斗的根源就是帝王。
武勋一方,手捏兵权,家族控制财富,势力并非无根之萍,个人威望与军中根深蒂固。
文官一方,什么都有但就是没兵,书生造反三年不成……
此刻作为决策者当如何抉择?
必然是用文压武,只因为文官力量再强也无法威慑皇权。
一时的压制换来一时的稳固,可带来的却是文官上下联手,吞噬赋税。
文官开始强势,被逼的没路子走的武将怎么办,跪下甚至成为文官势力的附庸打手,从而在短短数十年的内时间内,将赋税侵吞大半,从而整体国运走进衰败期。
打破三百年的国运诅咒,朱允熥没想过,因为他活不到那一天,不过在他看来最佳的解决方式,就是时刻让国朝处于一个扩张状态,人心处于一种时刻满足却又时刻不满足的情况,以开拓心,进取心,探索心,吊着所有人的胃口,这样一来只要这个天底下还有一块非我主之地,王朝的发展趋势便时刻处在上升阶段,再缓慢的上升那也是积极的。
这个过程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