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人处理,那里始终会有一辆车,那是个饵,能来这里的,绝大部分不会选择报警,反而会强化进入烂果园的意愿……
周宁随众穿过光门,眼前的景致让他微微一愣。
地底世界的风貌,并不他让他感到奇怪,但典型的东方式建筑,就有点猝不及防了。
画风突变。
挑檐斗拱,单体建筑,木质材料,榫卯结构,凋刻丰富……没错,这都是东方建筑的特点。
周宁还见到了大量的供灯。
说供灯,很多人可能会蒙,但要说东瀛的石灯笼,相信很多人脑子里会有印象。
石灯笼算是日式园林的一大特色,跟惊鹿(水满则流,进而敲打石台的竹筒)不分轩轾。
不过成名于东瀛的石灯笼,原型是华夏古代的供灯,而供灯供的是佛,因此有经幢的造型风格。
此时周宁见到的,明显是经过演化的成熟作品,造型繁复而美观,令人印象深刻。
关键是,供灯中的灯光并不寻常,而是生命能量精华。
周宁甚至在其中察觉到了灵魂的气息……
一群人进入这建筑群不久,便受到了知客侍者们的迎接。
这些侍者就外貌而言都是东方人,但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肌肉发达,穿扮也并非传统的长袍大袖,而是评书中所言的短衣襟、小打扮,最特殊的是他们所穿的鞋子,类似于五指鞋,精致的有些过分。
而等到具体互动交流,周宁很快便确定,他们可不是什么正经的东方人,也不是典型的白人内核。
地底人?异维度文化风俗?
随便啦,不是东方文化,周宁探究的兴致就立刻大减。
此地给予入界而来的炮灰们的待遇倒是挺高,人盯人式的服务,一口一个‘大人’,服务很周道。
具体的服务保持伺候着胡吃海塞,以及帮着挑选装备武器。
撇开规格档次,完全就是断头饭的节奏。
当然,周宁没有嘲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