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先作诗一首!”朱标抢先说道。
“大哥,父皇明明是先问我的,你怎么插弟弟的队!”朱棣立刻想要截胡。
朱元璋呵呵笑道:“都急什么,比的是诗,又不是谁先谁后。”
“老大,你先来吧。”
朱元璋点了朱标先来,是因为朱标喜好儒家,也确实很有诗才。
让他先来,是希望能为这场赛诗会开个好头。
席上众人都安静下来。
朱标沉思片刻,便从他往日所做的诗词中,挑了一首应景的,又没有公开过的诗,吟诵了出来。
其实所谓赛诗,往往都是这样,大家都是文人,谁平时没有点存稿压箱底?
为的就是随时应付这种突如其来的场合。
否则光凭现场急智作诗,当大家都是曹植吗?
听完朱标的诗,朱元璋脸上笑容愈发深刻,显然是非常满意。
“不错。”马皇后赞了一句,并没有多加点评,在座的各位,基本都比她有诗才。
但好的开端,未必有好的后续,接下来的朱棣、徐妙云、吕妃都各自做了一首。
但场面大概可以用狗尾续貂来形容,一首不如一首。
不过以家宴的规格,也算差强人意,勉强合格。
朱元璋自己添的彩头,他当然不能亲自下场去抢。
不由感慨道:
“元人暴虐,祸害中原,天下文事不兴,学子们只能拘泥于经典,埋头于文章。”
“久而久之,诗词一道,便再无唐宋时的灵性飞扬,百花齐放。”
“五百年再无好诗出世……五百年……唉,这话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语气之中,不乏黯然惆怅之意。
马皇后将手掌贴在丈夫的手背上,安慰道:“罢了,今天是高兴的日子,不提这些。”
“你已经给后代们开了个头,振兴文教的事,就交给子孙们去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