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京城,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
王卫国和众多前辈一样,来到了四合院世界,身上还伴随着一个农场系统。
王卫国来到这个家已经有一天了,这个家的一切都让他很绝望,家里四口人,只有两间小房,卫国和哥哥住一间,姐姐和妹妹住一间。家里最值钱的可能就是那口锅了,剩下的也就些许破破烂烂的锅碗瓢盆。
这也难怪,一家人全靠大哥轧钢厂二级钳工每月元的工钱度日,这三十块钱先得还之前父亲治病借的钱,然后得给妹妹玉梅、卫国还有姐姐玉珍交学费,剩下的钱才是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好在之前欠下的钱这月初已经还完了。
另外今年卫国从初中毕业了,可以省些学费了。
不过就他以前那成绩,也考不上高中和专科了,继续上学属于是浪费家里的钱了。
天天上学就跟外面的一些混子晃悠来晃悠去的,纯纯的街溜子。
不过,卫国打架有一手,加上有一群狐朋狗友,在这四九城里不敢说没人敢惹,那也算是有一定地位的。
大哥王铁军岁了,不爱说话,前些年父亲去世后接了父亲在第三轧钢厂的岗位。
五六年前父亲还健康的时候,家里有父亲一个月块钱的工资,花了块钱找媒婆给大哥说了个媳妇。正是那如花似玉的秦淮茹。
不过,后来父亲重病去世,家道中落,秦淮茹上门一看,觉得这家里实在太穷了,当场退婚跑路了。
后来又嫁给了同院的贾家做儿媳。
大哥在这院子里算得上是超大龄青年了,这个年纪还没结婚的人已经很少了。
主要原因是家里面太穷了,根本没有人愿意嫁过来。
姐姐王玉珍岁,在上高三。
平时刻苦学习,放学了还得操持家里。
洗衣做饭什么都得干,还要照顾弟弟妹妹。
可以说,在母亲去世之后,姐姐就像小的两孩子的妈妈一样。
“哥,我肥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