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轻遥羽扇,说道:“亮自有妙计,让蔡瑁死于水寨之中。”
“大都督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解除心头大患!”
很显然。
诸葛亮的话,并没能让周瑜和甘宁信服。
甘宁道:“空口无凭,你敢立军令状吗?”
“有何不可?”
诸葛亮当着两军将士的面,立下了军令状。
顷刻间化解了一场矛盾冲突。
甘宁不再多说什么。
周瑜拿了军令状,率军返回柴桑。
快船上。
诸葛亮指了指自己的衣袖,提醒刘备。
“主公,亮且先去柴桑。”
快船掉头,跟上周瑜的船队。
刘备立于甲板上,目送诸葛亮离去。
“兄长,刚才就应该战上一场,也不至于让军师陷于险境之中。”
关羽沉声说道。
刘备摆摆手,道:“蔡瑁将死,云长勿忧!”
刚才诸葛亮指衣袖,就是为了提醒刘备,莫要忘了人生轨迹里的事例。
因为诸葛亮的文字版人生事例,就缝在衣袖里。
根据进程,蔡瑁很快就要死于曹操之手。
“阿斗,随为父回城!”
刘备带着刘禅,返回船舱。
刘禅此刻,正打开着视野共享的光幕。
光幕里。
鲁肃频频询问诸葛亮,用何计策,将蔡瑁杀死于荆州水寨之中?
诸葛亮笑而不语。
直到船队回到柴桑。
“子敬,快则一日,慢则三日。”
“蔡瑁必死于曹操之手。”
诸葛亮留下一句话,便扬长而去。
与此同时。
荆北。
江陵城内。
蔡瑁输了一阵,回去向曹操汇报。
“丞相,青、徐之军,不习水战,未曾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