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就行,跟县城的那条公路接上。
要是,能往山里面修一修,大家伙开个三轮车进去种地也就方便了。
这每年一到雨季的时候,只要一下雨,山里面的路就冲刷的人都走不了。
这要是修上一条直通山里面的水泥路,我不管别人怎么想,我一定给你立碑刻字,把这份恩情传给咱们村的子子孙孙。”一位两鬓斑白的大爷,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苏安,语气十分认真的说道。
大爷当然明白,修路这种事儿应该是村里,乡里,县里去管。
可是,作为县城边上的村子,都没办法修上水泥路。
足以证明这个县的财政是多么的薄弱。
对于村民们来说,虽然每个家庭都有外出务工人员,可是村民的很大一笔收入依旧来自于土地。
也正是因为家家户户都有外出务工人员,留守下来的人要么是老人,要么是小孩,要么是妇孺。
种地可都是重体力劳动,如果赶上一条难走的路,这无形之中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留守在家里的这些人,很多家庭都承受不起这种重劳力的工作。
很多人身上都贴着好几处的膏药,已经到了手不能提,肩扛不动的年龄。
听到这话,很多人收起了八卦闲聊的心。
大家觉得这事儿的确是一件对村子来说极为重要的大事儿。
不过,苏安只是一个孩子,就算挣了点钱。
也远远达不到要为乡亲修路的地步。
只能说,大家期盼着修路这件事太久了。
甚至很多老人,每到秋收时节,你能眼睁睁的看着留守在家里的几个妇人,一点一点的把庄稼从山里背回来。
辛苦劳作一整天之后,晚上这些妇人甚至连做饭的力气都没有。
而作为一名老人,如果还能有力气帮家人做饭,心里面或许会好受一些。
如果作为一名老人,连做饭这点事儿都已经干不了的时候。
眼睁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