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秋,秋与校园……”
当我站在调剂餐厅前,按照二课投稿要求用手机记录下这两者时,猛然意识到,地上那数堆红黄的落叶,似乎早就存在于我的校园记忆里了?即便有部分树本就着着秋的色彩,但略寒的风拂过脸颊、漫天的叶翩跹眼前时,我很难说服自己“你没有将校园的秋遗忘在这疯狂的一年……”
初中时期,《秋》是我写过n遍的作文了(众所周知,初中都是考查散文和记叙文。)因为写了太多次,这文章已经到达了我初中能写出的“臻至化境”的层次。作文常常被冠以:“空说大白话”这一头衔。确实,回想起初高中写的作文,大多都是将人尽皆知的内容加以修饰,并或多或少添些“虚情假意”以获得更高的分数的某种存在。
如今我已经进入了西农的校园,并“被迫”注意了校园的秋。莫名觉得多年过去,年龄不断增长,愈来愈多的世界被探索,眼界更加开阔……内心却也更加沉重了。这就是人们口中所谓“无忧无虑的是童年”的生动体现吧?
“天阶夜色凉如水”“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固然令人神往,不认秋为悲。但哀往往是千古难变的主调。秋,从来都是肃杀与寂寥。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商,夷,伤,戮。失意才是大多数人生的主色。
可人需要强作欢颜。非金石之质,不能与草木争荣。为血肉之躯,更应紧持自己的表面。败落无法避免,何不洒脱点?大多数学子都是比较“豁达”的人,毕竟生活总得前进,所以摔倒后能站起便是成功。樊笼如此之大,何苦为难自己呢?没有蠢到想纵身一跃,那快速重拾面具就行了。
所以学子也是美丽的。
一阵寒意袭来,仍着夏装的我如被针扎,红叶黄叶纷纷败落,落在树下,似乎有情,是在感激那夏春的泥土?
天空还是灰暗,没有放晴,或许是晴天?但我阴白,这就是校园的秋。
我也在思考,校园的秋究竟还想告诉迷离的人们什么故事。这并非是空穴来风的莫名想法:且不论存在了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