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十分信任。
今日居然立马改了口。
朱标自然也是十分清楚。
他目光认真的看着眼前的朱元璋,将自己的猜测,与他也好好细说了一番。
不管怎样,现在应天府中出了这样的事情,还死了人。
百姓人心惶惶,他不能再坐以待毙。
“父皇,禁止皇子们养兵,甚至连一些谋事都嫌少,与之有来往,父皇这些计划无疑不是在提醒我们,一定要安邦兴国。”
“可如今四弟却故意的在府上有那么多谋士,还牵扯出了科举落榜的那些学子,想要对他们进行一番的帮助。”
“这本也是一件好事,可他们却偏偏对皇叔不加理会,这样不尊不敬的学子,即便是挑选出来,那又有什么用?我们可不需要他们。”
朱标告诉朱元璋,他一直都不明白学子们考核那般的要紧,究竟为何。
可经过朱瀚的一番解释,他便更能够明白学子们在被挑选的时候不单单是要考验出,他们的真实才学,还要看他们品德是否高尚。
就算是学的再多,但人本根就是坏的,那即便是再怎么想要让他们能够有实力,也根本就不可能。
“父皇也曾教导过,而成学子们注重看,品行只要参加科举,不管是否高中,对他们的品行进行一番的调查。”
“只有平行端正,高尚者才能够为大明江山着想,而那些蝇头小利便,可改变心意的人,日后必定会助长为贪官污吏。”
“儿臣一刻都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如今出了这等事对应天府的影响极大,而臣不愿意看到大明走向**。”
朱标的这一番话。让朱元璋和朱瀚两人同时都不可思议,朱瀚眼神之中有几分惊艳。
他被朱元璋任命将朱标带在身边,平日里做事确实也教导过不少,但朱标自己能够悟出这么多的道理、
让朱瀚心里对他又多了几分青睐。
果不其然,朱元璋立马就高兴了起来,他看着朱标的时候心里满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