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身份,急切接话道:“先生之言句句真知灼见,但我晋国实在缺乏能治国安邦的文人,奈何?”
陈秋铭笑道:“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来,前次我军南下,获得数百士子,我计划分成两拨,最优秀的那拨人,可以一边培训一边试用,剩下的大部分,我计划成立一家师范学院,培训一番后,放到各州、各郡、各县,去教书育人。”
“另外,陛下还可以开科取士,招募贤才,这样一边培养一边招募,只要陛下重视,给予文人相应的尊重和地位,时间一长,晋国的文风自然会兴盛起来。”
“富国强兵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方方面面的细节,我建议陛下将潞州作为试点,大胆让亚子和我施为,一段时间之后再检验成果,好的方面策略自然在全国加以推广,不好的加以总结和纠正,如此既稳妥又不失方寸,陛下以为如何?”
李克用作为沙陀族的族长,看似野蛮粗俗,却粗中有细,不乏胆识和谋略,否则怎能在乱世之中打下这么一片基业?
他叹了口气道:“我已年迈,晋国的未来只能靠亚子和先生去开创,潞州之事就由你们随意折腾。我观先生虽年轻,却运筹帷幄、老成谋国,乃是上苍赐予我晋国最好的治世之才。亚子勇猛、仁厚,却缺乏谋略,以后就全仰仗先生辅佐亚子,翼圣不胜感激!”
说完,竟抱拳欲俯下身对陈秋铭行礼,陈秋铭连忙拖住,诚恳说道:“陛下和亚子以国士待我,在下必以国士报之,定当竭尽所能,辅佐亚子扫平天下,开创盛世!”
李克用第二日便离开潞州回太原府去了,毕竟作为一国之君,不开能长期待在潞州。上午,李存勖、陈秋铭、无垢在大厅议事,得到父亲的首肯,李存勖恨不得立即大展拳脚,连忙询问陈秋铭接下来如何行事。
陈秋铭不答反问道:“杨师厚那六万大军有何动静?”
李存勖答道:“已经退出潞州,前往泽州驻防,在梁国境内,沿路修建了大量的军事设施,一副要和我军长期对阵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