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资本大唐 > 第五百二十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

第五百二十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2 / 4)

活状态,同时也询问了这里的交易量,然后再与登州本地官员提供的数据相对比,得出自己需要的结论。

对于登州的渔业,李治也是相当的重视,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登州本地多山,真正能够种植粮食的土地并不多,以前的粮食全都是靠着内陆的青州等粮食产区提供的。不过当六哥李愔来到这里后,就立刻大力发展捕捞业,以补充本地粮食的产量不足。而这也让李治学到一点:有时候粮食并不仅仅在土地上出产,海洋同样也是一个丰富的大粮仓。

另外值得的一提的是,就在这座渔港的旁边,还有一个专门的捕鲸港,不但登州本地的捕鲸船会在这里停泊,甚至其它州府的捕鲸船也会到这里,这是因为只有在这里,才有专业的鲸鱼收购人员,他们给出的价格也比其它地方的高一些,所以大部分的捕鲸船都会来登州交易。

对于捕鲸船,兕子可是十分的感兴趣,甚至她还不惧恶臭,亲自跑来这座不大的港口观看,不过让她失望的是,现在的捕鲸船已经很少将整头的鲸鱼带回来了,一般都是在海上就进行分割熬油,不能吃的内脏和骨头等全都会扔进海中,所以兕子来到这里时,根本没看到被猎杀的鲸鱼。

离开了渔港之后,李治他们又来到城郊的一处三层水泥楼房中,这里本来是登州本地的奴隶协会总部,当初燕北就经常在这里处理奴隶协会的事。不过这几年随着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以及营州以北地区的契丹等少数民族的覆灭,登州这座全国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却已经找不到可用的奴隶来源地,所以这里的捕奴产业是一落千丈,以前的捕奴商人要么改行,要么去了台湾、吕宋,甚至是大唐北方的草原或西域等地,进行新一轮的奴隶贸易。

也正因为如此,当初十分兴奋的登州奴隶协会也就曰渐萧条,最后李愔干脆就把登州的捕奴协会搬到了台湾,而这里只留下这么一个没有人的总部。也就是李治他们眼前的这座三层楼房,不过这里虽然被废弃,但登州本地的官员却将一些与捕奴相关的资料和物品全都放在这里

最新小说: 犯上逆臣:从娶公主开始 北伐快成功,十八道圣旨召我回京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 女儿骨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顶级大昏君 大乾边关一小卒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