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小生意,若是不想让人听到的话,可以去楼上的雅间。
李治昨天参观了工厂与学校后,晚上总结当天的得失,但是除了看到推行汉化的必要姓与效果外,他却总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直到最后才忽然想起来,原来自己忘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掌控当地的经济。
陆洪之所以带李治去参观两座工厂,其实并不仅仅是让李治看到推行汉化的成果,另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通过这两个标志姓的工厂告诉李治,现在中韩与北韩的经济完全掌握在汉人与官府的手中,绝大部分的工厂都是由汉人开办的,而且中韩与北韩只出产粮食、纺织品与加工食品,其它的生活必须品却全都需要从海外进口,而这也在官府与汉人的手中,可以说离开了汉人,中韩与北韩的所有人几乎都没办法活下去。
也正在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所以官府在推行汉化之时,三韩人才会如此的配合。而李治在想通了这一点后,今天早上刚一起来,就让陆洪带着自己来到这座汇聚各地商人的茶楼中观察,果然发现来这里交易的大都是汉商,偶尔才会有一些三韩商人在大厅里交易,而且他们的交易对象也往往是汉人。
旁边的陆洪看到李治观察的如此细致,也不禁面带微笑,对方能自己领悟到这些,足以说明殿下的这些安排没有白费。
两人在茶楼中呆了一上午,然后才回到住处,而李治将在茶楼中的收获再次记录下来,特别是关于经济掌控方面,更是有了不少的心得,比如整个中韩与北韩,平时吃的食盐都需要从登州进口,其它更是小到一枚缝衣针,大到房子里的家具,竟然都需要进口,由此可见当地的经济已经严重畸形,必须的依靠外来经济的补充才能生活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李治又到了北韩看了看,发现那里和金城这边差不多,所有三韩人都以说汉语、穿汉服为荣,想尽办法将自己的等级提升上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直到李治他们离开金城,李佑也没有露面。
李治他们的下一站是虾夷岛,那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