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百三十五章钱钱钱
“钱”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人以为“钱”这个字眼过于粗俗、生硬、刺耳,便琢磨出很多委婉含蓄的名字来称呼它;有人则与它称兄道弟。于是,“钱”逐渐拥有了很多有趣的别名。
比如说什么邓通、阿堵物、孔方兄、青蚨或者上清童子等等,各式各样的叫法都有。
邓通是人名。据《史记?佞幸列传》记载,邓通没什么本事,因善划船,当了个掌管船舶行驶的吏,时称“黄头郎”。有一天,汉文帝做了个怪梦,梦见自己要上天,使尽力气也上不去,有个黄头郎推他上了天。
醒来后,汉文帝暗暗寻访,恰好见到邓通,认为他就是梦中人,欢喜非常。汉文帝赐他亿万财产,封他为上大夫。一次,汉文帝派人给他相面。相面者说邓通“当贫饿死”,文帝当即把四川严道铜山赐给邓通,允许他自行开矿铸钱,自此“邓氏钱”流行天下。而“邓通”也成了钱的别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西晋时,有个大臣叫王衍,崇尚玄学,自命清高,嫌他妻子贪财,始终不愿意说出“钱”字。但妻子偏要想办法逼着他说。一天晚上,王衍上床休息后,妻子命令婢女在床周围铺满钱币,使他无法下床行走。王衍早晨醒来,看见满地的钱币挡住去路,就叫来婢女,命令说:“举却阿堵物!”绝口不提“钱”字。“阿堵物”意为“这个阻挡的东西”。后来,“阿堵物”便成了钱的别名。
还有就是“孔方兄”,始见于西晋鲁褒《钱神论》:“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把钱称为“孔方兄”,看作亲哥哥,此种人自然是重利轻义。
南北朝时,知识分子自标风雅,认为直称“钱”俗气,便依据铜钱外形(多为外圆内方),以及“钱”的字形(右边为两个“戈”,“戈”谐音“哥”),称之为“孔方兄”。此后,文人墨客纷纷沿用此称呼。北宋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