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经常笑称若是律法允许,自家女儿长大后或许也能考个进士回来。
但或许是老天也嫉妒他们一家的幸福吧,在小姑娘十一岁那年,一场伤寒夺走了母亲的性命,母亲本就身体不好,在伤寒中还患上了咳血症,虽然父亲花光了家中所有的钱财,但仍旧没有救回妻子的性命。
临死之前,妻子握着丈夫的手,让他不要为自己伤心太久,让他一定要好好活着,让他照顾好他们的女儿。
小姑娘知道,母亲所说的这两点,父亲只做到了后两点。第一点,他永远也无法做到。
虽然父亲不说,但是小姑娘知道父亲经常整夜睡不着觉,对着妻子的牌位发呆,总是会在清明节,除夕,以及妻子的忌日这三个日子里一消失就是大半天。她虽然年幼,却还是看懂了父亲眼中的
悲伤,从母亲所有的遗物都被好生收藏着,看出父亲对母亲的怀恋。
三口之家只剩下父女二人,再也回不到原来那幸福的氛围。父女二人都没有再提及母亲的事。小姑娘的悲伤不比父亲少,但是为了不让父亲担心,她从来不会显露出自己的难过,总会努力的活着。时间长了,这也就成了习惯。
小姑娘对柳宁说,或许有一日她和父亲能走出母亲逝世的悲伤,但是那可能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
她没有跟村子里其他姑娘那样早早嫁人,而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学会了打猎,也能为家中减轻负担。虽然村子里有人会在背后说她坏话,小姑娘却一点儿不在意。
她说,她是活给自己看的,只要不伤害他人不影响他人,她活成什么样子,又关他人什么事?
起先,柳宁根本听不懂小姑娘的话,但是她能看得出小姑娘眉宇之间的情绪。所以他并没有离开,而是趴在小姑娘附近,静静地听她讲话。
她的声音很好听,清脆的就像山中的夜莺,夕阳的余晖阳光照在她的脸上,那画面也实在很美。
小姑娘并不是每日都会进山,但是她进山之后柳宁必回来寻她。一人一猫也逐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