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何人是好人,何人有是心怀不轨之人呢?”
益王看出了刘木匠的顾虑,“晚辈知晓先生顾虑,先生是担心若将天书错付,引来塌天大祸。晚辈在此可向皇天后土起誓,此行为江山社稷,黎明百姓,此心纯粹。若有虚假,短命早夭不得好死。先生若还是不安心,那便将天书焚毁,以绝后患,也避免日后此物会给您一家带来灾祸。”
张晟见时候到了,便插话道,“先生,您眼前的这位是当今天子的弟弟,益王殿下。是受先帝临终嘱托辅佐当今陛下的贤王。”
刘木匠虽预料到二人身份贵重,但也着实一惊。父子俩慌忙下跪磕头,“草民叩见益王殿下”。
张晟接着说道:“这天书只有交到他的手上才是真正的安全。而这天书交到对的人手上,您一家才能真正安全,也完成了使命。晚辈看令郎一表人才,温文尔雅,是个读书人吧!可曾参加科举?刘家说来也是书香世家,论起门第,刘公之后岂会输给那籍籍无名的潘家。殿下知晓令郎与潘家小姐情投意合,而潘老爷却因门第之见将婚事拒之门外,棒打鸳鸯,为此不平,故亲自去潘府拜访,殿下是君子,又不愿以权势迫人。苦口婆心大半日,这才促成了这桩婚事,还再三嘱咐潘老爷对此事守口如瓶。因为殿下担心这事儿你们知道会有压力,再误以为我们殿下这是在讨人情作为交换条件,没来由的再为此耽搁了这对佳偶。”
益王余光撇了一眼,喝道:“住口!不是吩咐过你们不要多嘴。”又起身将跪在地上半晌的父子二人搀起,神色温和,“快起来!”
张晟瞅着话还得继续,便开口:“殿下不让说奴才也要说,要打要罚奴才都认。殿下成心在帮刘先生一家,想着要是成婚得用大笔银子,知晓您家风严谨,高风亮节,直接给您银子是对您不尊重,您肯定也不会要。费着心思想到这么一出,用订做家具的由头将身上的银钱都当做订金送了来。从头到尾都是以礼相待,我大明朝开国至今一百二十年有余,哪一个王爷不是金尊玉贵,呼风唤雨的,您见过这样儿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