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转过头来,看向了燕洵,问道:“陈某有些疑惑,想问问官家。”
燕洵平静道:“你且说。”
陈长生说道:“在官家看来,重覆先帝祖制正明法纪,严惩贪官污吏,是否必要?”
燕洵听后想了一下,随后开口说道:“即为官,那便定有贪心,这官场沉浮,唯有寥寥几人是问心无愧的,若是严惩,到时候朝堂百官人人自危,谁又会安心做事?故而略施小惩即可。”
“若是不知悔改呢?”陈长生问道。
燕洵沉默了下来,在经历了那一夜官官相护,出逃上京之后,他其实就已经发现自己的错误了,只是不想去接受罢了。
因为他是皇帝,他不会去认为自己的决策存在错误。
陈长生见他不答,继续问道:“此事暂且不论,再说这北域战事,如今北漠北襄南下攻景,北域已然岌岌可危。”
“如今尚有一策,借大景江湖人,守御山河,尚有胜算,不过还需官家拉下脸来求援于江湖,官家觉得如何?”
燕洵这次却没有犹豫,呵斥般的答道。
“无稽之谈!”
“自古江湖以武犯禁,大景有三十万军,北域定不会破,何须求援江湖贼人?”
陈长生顿了一下,问道:“在官家眼中,江湖武人,便是乱国贼人?”
“不是吗?”
燕洵冷哼一声,说道:“不尊法纪,为祸大景,难道不是贼人?”
陈长生说道:“不尊法纪似乎不仅存在于江湖,朝堂官员亦是如此,但为何官家提起之时,反应却如此之大,仅仅是因为官家认为他们是贼人吗?”
燕洵皱起了眉头,似是被揭穿心思故而羞怒。
陈长生觉得有些可笑,便不再继续问下去。
满口仁义道德。
可实际上,却只是内心使然,拉不下这个脸面罢了。
陈长生重新拿起那桌上的奏折,问道:“这封奏折,官家可曾看过?”
燕洵看了一眼那奏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