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才一千度左右。
若觉得岩浆不够高,那太阳的温度够无敌吧?
但也才度。
而核聚变,瞬间产生的温度高达上亿,是太阳表面温度两万倍以上,足以汽化一切物质。
目前,没有什么东西能承载这样的极限高温。
王承志道:“我研究了一种全新的超密度复合型合金材料,是钛合金强度的倍,韧度的倍。”
一位头发花白的教授道:“但就算如此,也不可能承受上亿高温啊。”
王承志认识这人,也是一位为国贡献的院士,于是解释道:“的确,别说强化两三千倍,就是强化七千倍,也会被高温融化。”
“不过,我换了个思路,并不用这种合金直接承载原子聚变。”
“而是将其作为外壳存在。”
“您知道戴森球吧?”
“我在合金外壳的次接层,布置一个强磁矩阵,就像戴森球那样,构建一个以无形无质磁场组成球形囚笼,才能隔绝上亿高温.......”
王承志十分耐心的解释道。
戴森球。
是年,由科学家戴森提出的一种理论。
简单说就是建造一个直径长达亿公里的球体,将太阳之类的恒星笼罩起来,获得其中的全部能量,达到真正的无限能源。
不过很可惜,这只是理论。
以人类的科技,就是再过一千年两千年,也绝不可能做到。
因为太阳太大了。
足足是地球的万倍。
但这并不影响王承志用类似的构造方式,来建造可控核聚变,因为可控核聚变,还有另外一个名字。
人造太阳!
建个笼子装大象装不下,但装一只蚂蚁,还不是措措有余?
此刻,可控核聚变就是蚂蚁。
大小虽然天差地别,但其中原理却是相同的。
“原来是这样!”
一位院士瞪大眼睛,不由得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