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
“这和人们的阅读习惯有关,即使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且更集中在网络上,但目前来说网络还无法支撑大众这么一个观看习惯。”
小四听得津津有味,虽然不是听得很明白,但他已经萌生了另外一个想法。
袁化没有说太多,只是说了一下未来的一个大趋势,他如果能接受,一起正线下实体杂志加上线上付费阅读模式,倒可以一试。
“谢谢袁化大哥提醒,我回去尽快考虑下你的想法,后面等一切准备好了,我过来西红市找你们。”
韩航比了个K的手势,袁化点了点头,但他感觉小四这人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挺单纯,人也小小的像没什么坏心思,可是内心不一定这么简单,还是得提防着点,所以没有告诉小四,其实还有一个关键点,如果这点不做好,即使是线下加线上的模式,也还是容易出问题。
宴会进行到后续,韩航和袁化,还有小四也都开始和其他的作者交流,毕竟这年头能有这么一个交流会,不是很容易。
“你是袁化吧?”
袁化转过身,看到是大作家余化,赶紧过来打招呼。
余化给袁化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这么一个写了很多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作家,本人却是个很幽默风趣的人,尤其二十多年后,余化的很多凡尔赛发言,火爆出圈。
“余化老师好,我是袁化,请多多指教。”
“诶,不敢不敢,大家都是写文的而已,也都有个化哈哈。”
袁化倒也没有客套地说喜欢他的《活着》什么的,这种俗话估计他也听腻了,反倒是说了一句话就让余化很是开心。
“余化老师,你现在写文,还很阴暗,还是为了发表可以很光明?”
这一句话是余化在将来采访的时候说过的,他和某杂志主编对话时,主编让他把结尾改光明一些,余化很务实,只要能发表,他能从头到尾都给他光明。
余化虽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说这么一句话,但是这样的风格反倒是他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