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送到通政司,由他们呈给皇上。
……
南京城,
东月楼。
魏国公徐达抱着个烧鹅,愁眉不展地啃着。
“唉,”
“烦呐。”
“想我徐达英明一世,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蠢儿子?!”
他家老四,徐增寿,长得倒是人模狗样的,就是实在忒笨!
都快二十了,连个三字经都背不下来!
像别人家孩子,早就开始背什么大学、中庸,他可倒好,字都识不全!
为了给徐增寿启蒙,徐达是下了血本!
不惜重金到江浙一带请了好些名声在外的儒生,一对一专门教徐增寿识字背书。
结果呢?
没有一个先生能坚持一个月的!
最快的纪录,
是江西南昌的一位先生,刚进徐府没一个时辰,直接翻墙跑了!
行礼都不要了!
由此可见,
徐增寿有多笨!
“唉。”
徐达垂头丧气地啃了口烧鹅,只觉得平日里喜欢得很的鹅肉,如今都没了滋味。
实在是烦呐!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家老四开窍?!
就在这时,
东月楼外走来两名少年,他们在门口一站,不走了,开始打板唱词,咿咿呀呀的,听着倒挺不错。
不少行人、食客,都被他们吸引了注意,转过身来瞧他们要干啥。
不过徐达对这不感兴趣,仍旧是背对着,自顾自啃着烧鹅。
片刻功夫后,
那两名少年见看得人不少了,便停下了板,聊了起来。
其中一位道:“兄弟,我家侄儿实在蠢笨,好大年纪,字都不识几个,你可有办法替他启智开慧?”
另一人道:“启智开慧?简单啊!你不知道凤阳涂山县有了神迹?据说那东西,寻常人吃一粒,就能名中探花!吃两粒,就能名中榜眼!吃三粒,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