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看朱元璋的心情。
心情好连升个一二品不叫事儿。
心情不好也不会让他那宝贝孙子白跑一趟。
但饶是如此,朱棣还是要小心翼翼。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的高明之处。
朱元璋重用朱高煦。
那是说明他看重朱高煦。
和朱棣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不管是升官还是加权,都是在朱高煦的身上。
这往深了说,可能是看好朱棣想要朱棣接班。
但往浅了说,不过是人家老朱喜欢自己孙子罢了。
而且如果朱棣在殿中随意出声。
不说会不会引起朱标的反感和猜疑。
单说老朱就会对他不满。
闹不好还会暴露出好不容易攒下的班底。
到时候,怕是他的心思所有人都会知道。
哪怕朱标再仁义,再掌握实权,怕也是会对朱棣东杀心。
所以说,朱棣只能忍,只能不出声。
而徐达出手却完全没有问题。
说白了徐达是朱高煦的外公。
你们这么欺负我外孙,老子看不惯还不能管管了?
这事儿谁也跳不处理来。
甚至就算徐达不出手,朱标也可能出言制止。
毕竟朱高煦再怎么说也是他的侄子,不管是为了稳住人设,还是做戏给朱元璋看,亦或者是真的仁义。
朱标都会出口插一嘴。
只不过还没有到那种地步,徐达一派就率先有了动作。
可以说,今天的早朝,满满的都是学问。
各派的明争暗斗,兄弟间的心里博弈,君臣之间的互相试探。
走错一步都是掉脑袋的。
而后果很明显了,李皓就是例子。
朱棣和朱高煦并排走出奉天殿。
看着微微露出的晨光,朱棣对着朱高煦轻声说道:“这么大个事儿,怎么没给我说说,弄得如此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