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敌必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听说这是张副主编和邵主编商量后才决定的。
小说发表后,立马引起了大范围的关注,甚至还引起了参军热潮。
报纸的销量一升再升,供不应求,张副主编都乐的合不拢嘴。
不过小说虽然火了,但林明诚的平静生活并没有被打扰,虽然报纸上有署名,但所属的却是笔名。这也是林明诚提前和张副主编商量好的。
毕竟如果他的身份被曝光了,那么肯定会打扰他现在的生活,而且还会引起争议,毕竟他实在是太年轻了。
林明诚的笔名,只有“则诚”二字。
《中庸》中写到: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林明诚的名字就出自这段话,所以笔名也就从里面选了两个字。
这段话的意思是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
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
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这也是林明诚已逝的父母,对他的殷切期望。
随着《亮剑》的火爆,“则诚”这个名字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但除了《亮剑》外,却找不到任何其关于“则诚”的消息。
有人猜测,“则诚”是一位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学大家。
也有人猜测,“则诚”是一位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军人。
他们怎么都不可能想到,“则诚”会是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年轻人。
但《亮剑》的火爆,还是给林明诚带来了些影响,比如说现在。
林明诚无语的看着林向军,“大哥,你别在旁边看着了,你这样我都没办法集中精神!”
自从林向军在报纸上看了《亮剑》的小说后,他就彻底被迷住了。
在看完了报纸上的连载后,他依然不满足,不仅把林明诚写的存稿也看了个精光,看完后还一直催促他快点写。
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