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在地里劳作,但每年收成上来,有大部分会进接生婆子肚子。玉凤的罪那几个月是少受了,但儿子和儿媳们埋怨多了,饿的是他们。
再譬如,她得了白东家好处,拉着整个家下水,导致后面一连窜反应。
再再譬如,明明现在老了,得靠儿子们养,分了家还将棺材本给了玉凤,被人瞧见,让儿子们对她离了心。而玉凤得了其他银钱头也不回地离开……
她老了。
老了就不能干活,不能给家里一点进项。
以前她觉得要对得起早逝老大,所以可劲儿偏袒、补贴玉凤,让老大泉下有知能安息。
老大看到现在的局面,应当会满意的,毕竟她尽力了。
可,活着的儿子们咋办啊?
以前被她拉着补贴玉凤,现在、以后,难道还要伺候她这个老东西吗?
不。
她已经害苦了儿子们,不能再让他们苦下去,难下去啊!
还有办法的,有办法的……
她找到童生,写下遗书。
童生并不知道这是遗书,听说邱婆子被儿子儿媳们闭门不见,以为是想通过书信传达下自己悔意。邱家几个儿子是识字的。
童生接过半斤粗面后,答应了。
古代宣纸一张就要5文钱,而半斤粗面只得4文钱,这还不算墨水钱在里面。若不是童生瞧她实在可怜,苍老了许多,他压根连人都不愿见。
邱婆子看向前方,似在回忆什么,最终,笑道:“儿啊,村里都是老大养老,当年玉凤他爹走时,娘是真痛心啊。娘疼老大,也疼你们,可你们活着,老大却早早走了,娘只好把这份疼爱转到玉凤身上。
是娘太执着了,忘了回头看劳作的你们。
儿啊,玉凤那边,娘对得起泉下有知的老大了。但娘现在回头,才发现对不住你们。
你们喊饿,你们孩子喊饿的时候,娘把粮食扛着往老虔婆那里,玉凤能少遭罪,但粮食都进了老虔婆肚子里啊!娘悔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