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策果然绝妙。”这一次,李儒还沒來得及说话,钟繇已经起身出声赞道:“在雍凉之地原本居住的百姓之中,农村合作社的出现,最受他们欢迎。”
对董卓,在有些事情上,钟繇已经算是彻底折服了,唯一对其还有些诟病的,就是当初他在洛阳时被董卓麾下士卒用刀架着强逼效力之事了。
与后世不同,农村合作社的出现,更多的是董卓为了将百姓用一个个“大村”串联起來而准备筹建的,按照原本董卓的计划,合作社的存在由原居住在雍凉之地上的百姓牵头,将后來迁入数倍于己的百姓集中在一处处早已划归好了的地方,组成一个一个的“万人村”,不仅极大的方便了百姓,也方便了董卓对其进行管理。
雍凉地广不错,可是面对着近三百万人的迁徙,一时间也是难以完全承受,之前的粮食危机正恰恰说明其事。百姓散乱,管理本就是不易,分散之后想要统筹或是管理的话,就更是难上加难,而现在,一个合作社的存在,却让这一切的问題迎刃而解,唯一需要董卓花费心思的,是这些所谓的万人村中,对人才的需要与渴求。
作为一个类似于政体机构而存在的组织,合作社更为重要的是对來自不同地方的百姓的一个相溶、整合,半军事化的筹建与管理中,取而代之的,是整个雍凉之地整体实力的疯狂飙升。
合作社的作用,不知是钟繇能够看得出來,蔡邕、顾雍等人也能够看得清楚,这次屋中坐着的那些新的面孔,他们之中,基本上都是在合作社任职的,为了此次议事,专门被招來与董卓照面的。
“很好,成效不错,这段时间,辛苦诸位了。”了解完众人汇报上來的消息,董卓大是满意的点点头,对着众人不吝夸奖道。
“主公英明,全赖主公之功。”几人相视一眼同时起身拜谢道。
“呵呵,你们之中,有些人我还沒有认识,不过这些却不是问題,我董卓一向奉行的,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段时间你们的辛苦我已知道,只是现在前路坎坷,诸位还沒到休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