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布政使司左参政、祖父官至本朝正五品的大理寺左寺丞。
到了父亲王堪这一辈,王堪原也是京官清流,二甲第十名出身,先入翰林院任从七品翰林院检讨、后又转任都察院,为都察院正七品都畿道监察御史兼户部给事中,后因为替牵扯进军粮贪墨案的原户部侍郎林远道说话而惹怒了先帝,被贬出京,任了正七品燕山道苛州同知。
所幸朔原王氏的家学乃是经世之学,所学所作皆是经世治民的实务,在地方上可谓是如鱼得水。
王堪在地方立下了不少功劳,历任苛州同知、苛州知州、云中郡守、燕山道布政使司经历、燕山道按察使司按察佥事,最终累功官至燕山道分巡整饬漠南兵备道,成为了本朝从四品绯袍的文帅之一。
朔原王氏累世官宦世家,但却代代单传,直到王凌这一代才算是开枝散叶,王凌的父亲王堪虽然只娶了一位妻子,也不曾纳妾,但是却生了王凌三个哥哥和他这四个儿子。
但是王凌在出生的时候因为是难产,导致了其母因此去世,他自己也因此自小体弱多病,四岁的时候就被父亲送进了道观里学艺,直到四个月前才下山回家与父兄团聚。
但是天伦之乐还没有享受多久,便遭逢鞑靼小王子入寇,鞑靼右翼塔虎耳部在小王子的率领下以千铁骑围困了漠南兵备道的驻地(太祖高皇帝时期兴建的)受降城,另外两万余游骑则四处劫掠,同时封锁了漠南与燕山道之间的联系。
王堪是漠南兵备道,执掌漠南地区的所有军政事务,三个哥哥也都有恩荫的武官职衔在身,面对南下入寇的鞑靼铁骑,守土有责的他们自然是不能轻易放弃城池的。
但是彼时的受降城里只有守城的三千步卒和兵备道标营的六百精甲,面对虽然攻城能力不足但俱是野战精锐的鞑靼骑兵自然胜算不大,王堪思索再三,从部曲里抽调了骑术精湛的六十余名猛士,一人配双马,以“求援”的名义护送王凌出去,向燕山道巡抚刘安搬救兵。
临行前,似乎已经预感到前景不妙的王堪匆匆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