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主要还是因为金银的重量的兑换比较麻烦,而且这些金银器还要被一一剪开以检验其成色,并在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后,按照户部太仓库平银的标准以官价进行通兑。
这样一想,宝钞确实是个伟大的发明。
后世的一(市)斤是标准的五百克,而大周的一斤却是.克,一斤共计十六两,折合一两约.克,王凌带来的这些金银器折算过来就是黄金十三两三钱、白银四十两二钱(为了便于各位读者大大的理解,以后不会说现代标准,而是会全部按照大周的标准算)。
因为太祖、世祖两位开国之君力行开海之举,大周水师的声威直达剌木骨,南洋三十六国尽皆为姬妾,朝贡体系之下,海外的白银源源不断的涌进海内。
以致当今之时的市面上,乃是钱贵银贱、金贵银贱。
按照户部银钞司、太仓司和少府监联合发布的布告,各色银钱之间大致的兑换比例是,一两黄金可兑换十二两的白银,而一两白银则只能兑换百文制钱。
之所以只说了一个大概,是因为少府监的钱庄还会根据金银的成色以及制钱的优劣进行兑换。
虽说现在的铸币权收归了少府监,但国朝初期的铸币权并没有全部收归到中央,各地藩王都曾大量的铸造铜钱,这些藩王们铸造的铜钱的成色、质量不一,其所蕴含的价值自然也各不相同。
王凌的这些金银器乃是现代制造的工艺品,成色都算得上是上佳,抛开那不被大周士民接受的艺术价值不谈,仅是按照少府监新造的官银锭子来算,王凌的这些金银器最终折价为库平银二百两,折钱一百六十贯。
王凌并没有选择金银,而是兑换了一百五十五贯宝钞,两贯铜钱和三十枚一钱重的银瓜子,加起来总重也就十三斤十一两三钱,把宝钞揣进怀里,银钱用褡裢全都装起来,王凌倒也能提着悠闲的逛逛街。
许是遗传了老王家文武双全的优良基因,王凌虽然看上去一副儒雅书生的样子,但却不仅身体恢复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