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认为朝代更替所遵循的规律是“五行相生”,而不是“五行相克”。
伏羲:钻木取火,应为木德;
炎帝:接续伏羲,木生火,为火德;
黄帝:接续炎帝,火生土,为土德;
少昊:接续黄帝,土生金,为金德;
颛顼:接续少昊,金生水,为水德;
帝喾又归于木德;唐尧为火德;虞舜为土德;夏禹为金德;商朝为水德;周朝为木德;秦朝忽略不计,汉朝直接承继周朝,木生火,所以,汉朝应该是火德。
刘向、刘歆的颠覆性论点起初并不被西汉朝廷所接受,但到了新朝,王莽的政权得自“禅让”,他非常认可“相生说”,就接受了汉朝属火德的论断,自己的新朝则是火生土,属土德。
到了东汉,汉武帝刘秀也认可“相生说”的原理,接受了“汉应火德”,所以,汉朝也被称为“炎汉”。
五德始终论,虽然看起来封建迷信,不可捉摸,但却是封建王朝替代的规律。
这套理论,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在这个时代,曹操特意让人传出消息,说火德势微,土德将起。
正是因为曹老板的这一招,让很多人都放弃了对汉室的拯救。
一个已经被上苍抛弃注定灭亡的王朝,我又何苦为他陪葬呢?
但若是汉献帝在荆州抵挡住曹操的攻势。
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证明上苍没有抛弃汉室,天下大义还在汉室身上,而曹操说的那套,是唬人的。
如此一来,这天下的局势就有些微妙了。
所以曹操听完曹冲的话,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没有发表其他的观点,转而把头侧向曹丕。
“子桓,你如何看?”
曹丕心里对曹操先问曹冲,再向他发问其实是有些介怀的,不过这个介怀他没表现在脸上,在表面上,他对曹操依然是谦卑异常的。
“陛下遭贼人之手,若不早除此患,天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