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腻,世人会不知道?
试想一下,曹操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是想要帮自己处理这件事情,还是会把这件事压下来?
没有哪个人是不爱面子,不注重名声的,尤其是当权者,曹操自然也在其列。
曹操很爱面子,所以汉献帝觉得即使自己把这件事告诉曹操,不见得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反而给自己惹一些麻烦。
说了这件事之后,曹操该如何做人?
是将伏皇后送回来?
还是当作没发生过这件事?
若汉献帝真的将这个问题抛给曹操了,难受的自然是曹操,但是在最后遭殃的,绝对会是自己。
更何况。
就算曹操不计较名声,帮自己处理这件事,这件事又哪是如此轻易处理的。
曹丕既然敢在自己的头上动土,想必是把这件事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自己所谓的证据,也不过是手上的首饰,衣物,一封信件罢了。
而这信件是伏皇后写的,上面聊的是家常,聊得是个人遭遇。
里面没有出现过五官中郎将,或是长安侯,或是曹丕这些字眼。
即使曹操要处理这件事,到时候曹丕咬牙不认,那自己又能如何?
曹操会不会认为自己是在挑拨他与自己亲儿子的关系?
而且时间过去了好几年,伏皇后变成什么样了,汉献帝心里也没底。
这件事...
要如何处理啊?
心里如此想着,汉献帝挑了一些内容,把事情的利害说给曹节听。
曹节听完了之后,嘴巴敞开得可以装一个鸡蛋了。
“长安侯竟如此阴险?”
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汉献帝在心中苦笑两声,想道:“这个长安侯,可比你想的阴险十倍不止。”
但汉献帝最终还是没有说曹丕的坏话,他的手拍打着曹节的美背,脸上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不说,自然不是不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