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上,曹操静静的看着曹丕的车辇缓缓驶出去,最后在眼睛的倒映中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黑点。
曹冲站在曹老板身后,亦是注视着那远离的长安侯车辇。
曹丕如今的局面,如此的结局,未尝不让人唏嘘。
在你得势的时候,门庭若市,在你失势的时候,便是门可雀罗。
人,从来都是一种现实的动物。
曹冲感慨了一声,对着身前的曹操行礼道:“父王,二哥已经远去了,此处风大,父王还是先下了城墙为好。”
曹操花白的发须,日渐消瘦的身躯,以及脸上可以历历在目的皱纹,都让人可以一样看出,这个昔日的枭雄,如今也是到了自己人生的暮年了。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曹操咳嗽两声,倒是没有一定要待在城墙上。
“罢了,那便回王宫罢了,这些日子,倒是有不少事情堆砌起来了。”
曹冲虽然有监国之权,但是在大事上面,曹冲却是没有直接解决的权力,是故还是有些东西堆砌了一些出来的。
“诺!”
曹操看了太子一眼,说道:“你便不用与我一道来了,我不日便要去许都,待孤将手上的事情解决得差不多的时候,日后邺城大小事,还是要经你的手的。”
曹冲点了点头,说道:“儿臣明白。”
看着曹冲,曹老板点了点头,最后在许诸等一众护卫的保护下,坐上巨大的魏王车辇,风风火火的便朝着王城去了。
曹操都走了,曹冲自然也没有必要待在城墙上,他想了一下,却是回到太子宫,准备第一次科举制的相关事宜了。
科举制可谓是一个创新的东西,具体实施起来,还是有很大麻烦的。
其实说起来,在唐宋的时候,科举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到了明清,科举制彻底成了统治者禁锢思想的工具。
八股取士原本是为了公平,但到了后来,直接成了统治者禁锢读书人思想的玩意儿,后世儒林外史中,科举制的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