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4年)三月初,京师。
钟粹宫。
时值黄昏,昏沉沉的夜幕上竟透出诡异的暗红霞光,仿佛被血色渲染了一般。
身着衮龙袍的俊朗少年,驻足庭院一颗松树下,遥望南面,神色坚毅而凝重。
“殿下,起风了!夜寒,回屋可好?”
一名小太监捧来绒毛大衣,欲想为少年郎披上,却被其一手挡开。
“致中,自本宫出阁以来,你便伴读至今,也算是学有所成。本宫问你,何谓家国,何谓社稷?”
小太监一愣。
心里打起鼓:皇太子这几日是怎么了,发呆的次数越来越多,总是说些让人捉摸不透富含深意的话。
他一个小小伴读小太监,因为识字而有幸从龙,耳濡目染倒是学了点学问。
可小祖宗呀,你问我什么是家国,什么是社稷……这话是我能聊的么?
你得去问詹事官!
丘致中捧着大衣,直接跪下,低头回道:“奴婢不知,请殿下治罪!”
朱慈烺似笑非笑,伸手抬了抬:“起身,本宫讲过几回,不要动不动就跪。想要人高看你,先不要轻贱自己,纵使身份卑微,也要有一颗自重向上的心!”
丘致中起身:“是是,谨听殿下教诲。”
朱慈烺无奈叹息,
身处九重深宫之中,怕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内阁那些自诩为正直清流、为君分忧的大学士们的话,他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学富五车是不假,想施展抱负争当中兴栋梁、治国强军的口号天天喊,一旦实行起来大多沦为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的一帮庸才!
党争、窝里斗的本事却很擅长,为谋私利侵吞国本、盘剥百姓的手段层出不穷,毫无底线。
党同伐异缺乏政治远见与治国实才,大明交给这些人执掌,不亡国才怪。
只可惜,他手无缚鸡之力,是随波逐流亦或是力挽狂澜?
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