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进退两难,几天过后,召集众将商议。
帐下将士皆缄口不言。
曹操无奈,拔剑站起。
“众将为何不发一言?”
“明日进兵,与马钧决一死战。”
第二日,两军继续冲杀,从天明杀到傍晚,关外尸横遍野,鲜血将土地染成红色。
当夜,曹操辗转反侧,茶饭不思,难以入眠。
忽然斥候来报。
“西凉马岱、庞德引兵渡过黄河。”
“切断了我军与河东郡的粮道。”
“今已到达北岸的风陵渡。”
曹操大惊,几欲退兵。
马钧见曹操不肯罢休,便写信一封,派信使送往曹营。
信上写道:
钧拜谒曹丞相:
无恙,幸甚,幸甚!
丞相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几近开国。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今西凉之兵,已据潼关,雍凉之众,尽在河西,丞相再议进兵,恐致生灵涂炭,悔之晚矣。
且江东孙氏,野心勃勃,荆州刘备,汉室宗亲,皆视丞相为敌。
丞相若在此处踌躇不前,与韩遂之众纠缠不休,恐被孙刘袭后也。
今可约定,以潼关为界,河西我雍凉之地,河东为丞相之所,互不侵犯。
曹操看完哈哈大笑。
“马儿知我心也。”
“马儿文武双全,智勇兼备。”
“生子当如马伯夷也!”
“唉,此番用兵,一败涂地,河西区域,尽皆丧失,今后恐难取也。”
“最可惜者乃妙才、钟繇。”
于是下令退兵,此举算是彻底放弃了关中的争夺,也失去了攻取益州的道路。
潼关之上,西凉兵马看到曹军尽皆退去,摇旗呐喊,激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