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首次凭借自身创造的火焰点燃火堆之时,便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人类在世界中的特殊地位。———出自《元素简论》
元素,作为广泛存在于世界的微量自然颗粒,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在现实中,大部分元素不可见,但这并不表示其不存在。
【元素共存论于893年由洛加灵的一位灵者提出,该理论指出人类与元素相互依存,人类基于元素学理论逐步发展至今。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目前并无研究能证实元素学的成立时间早于神秘学。从星尔奇拉对神秘学的研究来看,二者几乎同时在世界上被发现,所以不存在元素学先引领人类发展这一情况。】
元素这种世界中的微量颗粒,无法被肉眼察觉,也难以直接提炼。尽管人类与元素共存,但元素不能直接等同于自然,它更像是依存于同一自然奇观之下,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世界的基础物质,至今依旧如此。
虽说元素不能取代基础物质,但人类能够操控元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这是元素学的基本常识。人类可以学习和利用世界中的微量元素颗粒,将其转化为肉眼可见、具有杀伤性等各类元素,至此,人类才开始运用元素学改造世界。
元素纯净度:【各国对此的称呼和看法不尽相同,但大体上都是依据纯净度或类似概念,来区分元素在同一空间、同一人身上的不同反应。】
元素纯净度在空间中可实时检测。对于一个人所掌握元素的数量以及元素在其体内的权重比,同样能够检测,不过这会受环境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因此,部分国家将元素纯净度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学习元素学的依据之一。
例如洛加灵和艾里丁这两个国家,它们对元素纯净度权重比的看法就截然不同。一个人在洛加灵可能是优秀的天才,但在艾里丁却可能被判定为不适合学习元素学。
当然,各国观点各异,这取决于各国元素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元素的不同钻研方向。但总体而言,元素纯净度的确能反映有关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