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对手。
或许,在他看来,一个深谋远虑,胸怀宽阔的辅政大臣若连一场场的阴谋都对付不了,他也不配站在那庙堂之上。
霍光,有这个自信,他自信在他的手上,大汉这条巨船翻不了。
他的自信来自于哪里?
答曰民心。
民心这个东西,天下太平的时候你琢磨不透,但在暴风雨来临前,你却能发现,他的力量是多么地巨大。
霍光无惧,正因为,他知道,几年来,他赢得了民心。
上官桀对外已经联络了野心勃勃的燕王刘旦,为了调起刘旦的胃口,他许诺,除掉霍光后,即拥立刘旦称帝,而作为回报,刘旦也许诺事成之后,封上官桀为王。
刘旦有了内应,也积极的行动起来,开始广揽天下豪杰,一旦长安有变,他就打算到那里去,接管原本属于他的皇位。
刘旦的行动被他的国相看在眼里,忧在心里,他劝阻刘旦,要小心,特别是要小心上官桀父子,这两人一个轻浮,一个高傲,都不是成事的人。而且,即便大王成了,不能保证他们不反大王啊?
应该说,燕相的话十分中肯,对上官桀父子也看得透彻,只不过,他的劝谏有点对牛弹琴。因为,燕王刘旦的脑袋不会比上官桀高明多少。
所以,刘旦拒绝了燕相的劝谏,他表示自己是武帝仅存的长子,皇位,舍我其谁啊?
刘旦在他的燕国朝堂发布了取代朝廷的动员令,那架势,仿佛天子之位已是他刘旦的囊中之物。
上官桀的计划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盖长公主的大宴之日。
在此期间,上官安有了更为巧妙的想法。
他向上官老头叹道,“凭什么我们父子拼死拼活,提着脑袋获得的权力要拱手让给那个不成器的燕王刘旦的呢?”
“怎么,你又什么想法?”上官桀不解。
“不如父亲来做这个皇帝如何?”
上官桀一惊,来回地踱着步子,不一会儿,他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