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岂能是自己在他面前高谈阔论几句就能让他废儒?让他去动那些陪他打天下的兄弟们的利益?
所以说现在于昭阳绝对不能继续得寸进尺去向朱元璋宣扬自己的社会理论!反而应该学会隐藏自己,哪怕是有一天他老朱来了兴趣,那自己也应该像挤牙膏一样慢慢挤!
“所以先生这几日做这些工具就是在躲避殿下?”
“这些小玩意暂时也没什么作用,且放着吧,还不知道会不会出故障呢。”于昭阳对自己的动手能力不是很自信,“不过我还可以做另一件事,这外城现在百姓挺多的,你说我去教他们识字怎么样?”
刘基思考了一下,表示认同:“这倒也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不过教这群庄稼汉识字这事是不是有些困难?”
这个时代识字确实困难,都是依靠启蒙读物识字的,像是《百家姓》、《三字经》之类的,教导起来既繁琐又耗时。不过在杭州时于昭阳就开始用拼音来教街坊家孩子们了,倒是比较容易。
“放心,我在杭州时就曾教导过街坊邻居家的孩子。启蒙对我来说,还是很容易的。刘老既然已经无官无职,要不和我一道?我也好借刘老的名头来出出风头。”
“如此好事,老夫求之不得,哈哈!”
……
第二日,刘基和于昭阳就带着一盒铅笔的去往城外的一处农庄。铅笔是昨天刘基找了几个匠人按于昭阳想法做的,铅笔好做,这时代女子描眉的就是眉笔就是石墨做的。于昭阳让人做了几根大号的笔芯,再用木头做个大小合适的笔管。反正于昭阳要求也不高,写字的时候不会断就行了。白板倒是把于昭阳难住了,不过好在刘基家大业大,也不心疼钱,找纸坊加急做了一摞特大号的硬纸。到时候钉在墙上写就是了。
于昭阳昨天就让人放出风去说今天会在农庄上免费教人识字,一大群农户望风而来,都期望于昭阳能收下自己家孩子。原本收拾出来的客厅都有些不够用,于昭阳有些低估了免费识字的威力了。只好出面说:“大伙别急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