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那是什么?”姚广孝倒吸了口凉气,忙不迭的问道。】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汇。】
【对于姚广孝的这个反应,朱棣倒是见怪不怪,他不急不慢的解释道:“所谓以工代赈,你可以理解为受赈济者做劳工获得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国策。”】
【“放在当下来看,就是把分散的流民,召来开垦荒田,而朝廷只需施舍他们一点粮食即可。”】
嘶!!
话音落下,朝堂上的一众官员,止不住的倒吸凉气。
以工代赈?!
这个法子,听起来好像是挺不错的啊!
李善长:“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但不得不说,确实能将其纳入国策!”
刘伯温:“平时开垦荒地,朝廷需要花大价钱请民夫,现在让流民来做这事,需要的就仅仅是一碗粥而已!妙啊!实在太妙了!”
汪广洋:“用廉价劳动力开垦荒地,再让勋贵出高价粮食购置田地,如此反复操作,燕王殿下还能赚不少粮食呢!”
詹徽:“谁说殿下只能打打杀杀的?这治国安邦,不也一样厉害吗?反正我是服气了!”
或许,这群文官在处理事情的问题上,没有朱棣那么厉害。
但他们能站在这里,就足以说明,他们也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以工代赈的优势,他们一眼就洞悉了!
像古代王朝,为什么那些平民百姓,宁愿去给地主当长工,也不自己去开垦土地呢?
一来,就是没有国家的支持,是不准私自开荒的。
二来,大多荒地的开垦成本太高了,需要人力,物力,以及对田地的维护等等,朝廷还不至于做一些入不敷出的事。
这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生产力和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没有生产力,没有劳动力,就算拿着钱,也很难请到劳工去开垦荒地。
所以,古代帝王都想让自己有无数多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