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咸鱼、榨菜、白粥为伴几年之后,高启盛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从京海理工大学金融专业毕业。
此时的高启盛,第一次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那个时代每个毕业生的选择:考公、国企、外企,还是创业。其实,以高启盛的专业实力、彬彬有礼的外表、灵活的反应能力,面试过的各种类型大公司基本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事务所、咨询公司、投资银行、基金公司、评级机构等等。经过再三思索,尤其是考虑到自己的家庭条件,他做了最保守的选择:
去一家大型国有金融机构。
刚入职的他,单纯的像一张白纸。本以为大家就是通过招聘来这里工作,直到渐渐熟悉周围环境,直到同事们的聊天让他意识到水有多深,直到周围同事的身份让自己想起当年面试值得一些后怕。
金融机构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从来都是监管的重点领域。刚入职的高启盛一部分工作就是应对监管检查。初入职场的他自是兢兢业业,领导同事也都看在眼里,工作成果也算不错。检查人员一般会看起来很认真的查很久,时不时也会盯住某些点发难,但确实没有什么伤筋动骨的大事。久而久之,高启盛觉得监管检查也不过如此。
“我们不想展示出来的,还是有办法让你看不到”,高启盛暗自觉得。
但是有一点让他一直很不解,就是每次配合监管检查时,领导都会派来一个别的部门的同事配合他。这个是一个胖胖的小姑娘,长相嘛,不难看倒也算不上好看。和高启盛年龄相仿,也算不上部门业务骨干。配合监管检查的过程中,也就和自己一样配合提供材料,端茶倒水,笑脸相迎。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领导非得大老远从别的部门调来这位同事,陪同自己一起迎接监管检查呢?直到几个月后,在食堂吃饭时候无意间听到同事们的聊天,高启盛恍然大悟:
“派来和他一道应对监管检查那位同事的父亲,是过来检查的监管机关的二把手。”
“很多时候,我们错把平台的资源、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