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钧协助刘表处理完政务,悠然惬意地打道回府。
襄阳城内,迁徙来了一批兵户眷属,还有匠役百工等,显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普通的农户,是没有资格居住在城里的。他们大都需要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一般选择居住在乡下临近农田。
曾有人提议,农户就应该买一辆马车,再在襄阳购置一处房产。
每天早上乘坐马车去打理农活,晚上回到城里享受人生。
蒯钧士族出身,才勉勉强强实现了这样的小目标。
有一辆马车,有一处宅院,有几个仆役侍女照顾。
普通的农户,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机会。驴车、牛车都配置不起,泥房茅屋都住不上。
穷苦才是人间常态,百姓存在的意义,更多是供给上层建筑。
没有土地的佃户,则是聚居在世家豪绅的“庄园”。
一座庄园即是一座城镇,里面呈现着百业姿态。
耕农、桑农、果农、木匠、陶匠等等应有尽有,大都是子承父业,代代服侍世家豪绅。
襄阳城的客栈酒肆,商户娼寮,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
蒯钧口袋里没有一万钱,都不敢轻易走进去。
他也就能欣赏欣赏沿街连绵的屋舍、鼎盛的人烟,放空自己的思绪。
襄阳的繁华,绝不弱于许都。哪怕蒯钧没有去过许都,他都能做出最真切的判断。
春色绵绵,暮色淡淡。
蒯钧回到居所,看到一辆醒目的马车,眉头微蹙。
他的居所是一处简单的院子,以土木结构为主,有上下两层。
两边有厢房,供仆役居住。
前庭后院都很小,只能容纳一辆马车。
所以有人前来拜访,根本瞒不住任何人,蒯钧也不喜欢打扰。
除了会见诸葛亮一次,他没见过外人。
蒯钧疑惑地踏入门庭,立即有人迎了上来。
他们穿着崭新的绸衣,主人非富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