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太阳东出,光芒万丈。
蒯钧照例点卯,担任自己的书吏。
刘表已经将伊籍找来,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小内阁其他成员,也正一一通知,陆续报备。
伊籍出身寒门,追随刘表为官,才在荆州拓展了一席之地,在中层摸爬打滚数载。
他深知刘备的不易,因而对刘备钦佩有加。身为荆州之主的刘表,反倒是缺了中兴的气象。
直到刘表慷慨地宣战,伊籍才蓦地醒悟,自己曾经看走了眼。
对于这一次刘表的重托,伊籍毕恭毕敬,将谦逊之道渗透到骨子里。
他能言善道,处理各方关系非常融洽,居中调和非常有心得,在荆州事务上如鱼得水。
蒯钧见一切步入正轨,遂向刘表请了半天的假,称要回家一趟。
刘表眸光斜来,冷冷甩出一句:“伯重,你早就该回去了。”
“明公教训得是。”
蒯钧浅施一礼,从容应对。
他径直走出州牧府,吩咐马夫道:“去叔父家。”
蒯良和蒯越的府邸挨得很近,隔着一条街。
“遵命!”
马夫言语不多,胜在诚信,家中六代人都侍奉着蒯家。
蒯钧不是迂执之人,略一踌躇,他便选择了缓和与家族的关系。
上次回家情况并不是很好,蒯钧决定以叔父蒯越作为突破口。
蒯越深中足智,高大雄健有雄姿,出仕比兄长蒯良还要早。
大将军何进曾聘请他作东曹掾,请诛宦官不得而选择外调为官,如今深得荆州牧刘表的信赖。
蒯钧刚登门,立即有人迎上来,足声紧促。
“恭迎公子!”
“叔父在不在?”蒯钧袖袍凌风,踏入门内。
“家主一大早便到城外视察春耕,还没有回来。”管家正色道。
他招呼蒯钧到堂内坐下,安排童仆上茶,又让厨房做了些点心、蒸饼。
蒯钧看到侍女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