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江夏的初步谋划是,黄祖必须死,江夏不能丢。”
蒯钧袒露了自己的心迹,他一个人要完成对江夏的布局,需要费极大的心神。
这是计划中极其关键的一环,不能出一丁点差错,否则前功尽弃。
“在下可以替伯重稳住江夏之局,不知道伯重意下如何?”
诸葛亮袖袍鼓荡,毛遂自荐。
“孔明啊,不是我小觑你,而是为了谨慎起见。我要问你一句,你打算怎么稳住江夏?”
蒯钧并未喜形于色,反而流露出深思的神态。
诸葛亮见蒯钧有异色,没有感到任何的芥蒂或者不适,反而欣赏起他的稳重。
要加入一个顶尖谋士的布局,需要展示出能同步调的能力,还有见解!
诸葛亮对自己的能力,非常地有信心,相信蒯钧也是一样有所认知。
他的见解,便显得尤为重要。要是和蒯钧的观点起了冲突,他们的配合将出现严重的误差。
但既然诸葛亮敢毛遂自荐,自然有过人的本领,他心有成竹道:
“我自知名望不足,遂决定在关键时刻,投到章陵太守黄射麾下。等到黄祖的战事尘埃落定,我有把握固守江夏,遏守要地以阻挡江东兵马。”
“孙权见我军有了防备,必不敢轻易举师来攻。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只要晓之以理,十有八九会选择退兵。”
章陵太守黄射,即黄祖长子,与祢衡是知交。
当年祢衡被杀,黄射徒跣去救,奈何不及。
诸葛亮略施小计,完全能利用好黄射这一枚棋子。
“孔明要驻军于何处?”蒯钧敏锐地发问道。
“沔口!”诸葛亮稍一迟疑,妥善地回答。
接下来蒯钧又询问了几个关切的问题,诸葛亮都能对答如流,在一些问题的处置上,比蒯钧考虑得还要周到。
“孔明啊孔明,你怎么才来啊!”
蒯钧激动而钦佩地向诸葛亮施礼,诸葛亮羽扇敛到身前,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