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只有五道时政策论,且每一道策论的问题都尖锐而清晰,并非进士科那种模糊不清的概念。
不要求声韵,以实务为主。
简而言之,别给我整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糊弄人,我要看到实际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如此别开生面的考卷,让那些自诩文采出众,熟读四书五经的参考胥吏叫苦不迭。
反而那些文采没那么好,但讲究实干的胥吏欣喜若狂。
当然了,文采也很重要,但那是往后的事儿了。
接过赵霆递来的考卷,韩桢从中抽出预定官员的考卷,仔细查看。
仅看考卷,这些胥吏给他的感觉是,手段有,但稍显稚嫩,不够老辣。
不过这些都是旁枝末节,毕竟经验这东西,是需要时间历练沉淀而来。
一连看完六份考卷,大堂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泛黑。
大堂内,赵霆早已命值差皂吏点上蜡烛。
放下考卷,韩桢吩咐道:“明日放榜,顺便将这六份考卷张贴在榜下!”
“下官领命!”
赵霆拱手应道。
韩桢似是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对了,官服与告身明日也一起发下。”
说罢,他起身伸了个懒腰,大步出了府衙。
回到府上的时候,夜幕彻底笼罩天际。
正厅里,安娘与韩张氏正在用饭。
见到韩桢回来,韩张氏立即起身道:“二郎回来啦,可用过饭了?”
“还没!”
韩桢摇摇头。
闻言,韩张氏立刻吩咐丫鬟上了一副碗筷。
“二叔!”
小豆子咽下口中的饭菜,打了声招呼。
端起饭碗,韩桢略显歉意道:“这几日有些忙,没顾得上你们。”
自回到郡城,他就忙的脚不沾地。
安娘通情达理道:“二郎如今做的乃是大事,怎能分心。况且,这几日有悠悠陪着我们。”
“是呀,奴家与安娘姐姐非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