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宣和六年。
十二月二十九,少阳宫大殿内,正举行首次大朝会。
参加的官员除了各部各院之外,还有从各州府县赶回益都述职的官员。
偌大的大殿之中,此刻挤得满满当当。
因桌椅摆不开,官员们都选择席地而坐,屁股上垫着一块蒲团。
殿外大雪纷飞,殿内却温暖如春。
八个巨大的铜制火炉,散发出阵阵热浪。
刘锜靠在火炉旁,只觉整个人暖洋洋的,此刻正睡的香甜。
一旁的聂东见了,偷偷给了他一拳。
吃疼之下,刘锜顿时惊醒,面色责怪的看着聂东,低声道:“打俺干甚?”
聂东没敢说话,狠狠瞪了他一眼。
见状,刘锜撇撇嘴,见文官还在滔滔不绝的汇报工作,打算再睡一会儿。
没法子,他实在听不来这个。
就在这时,老九身披甲胄,大步踏进大殿,朗声道:“禀县长,北方急报!”
北方急报?
听到这四个字,原本还昏昏欲睡的刘锜,立刻瞪大眼睛,整个人无比精神。
与此同时,聂东、韩世忠等一众将领纷纷色变。
韩桢面色波澜不惊,语气淡然道:“呈上来。”
闻言,老九立刻上前,从怀中取出一枚竹筒。
照例检查一番火漆与字封,又瞥了眼左下角的暗号后,韩桢这才慢慢看了起来。
待看完之后,他将纸条捏成一团,放进袖兜之中,吩咐道:“刘尚书,继续。”
“今岁一整年,户部共计收入四千八百余万贯,支出三千一百六十万贯,结余一千六百余万贯,其中粮草、布匹占据四成。”
四千八百余万贯,看着是挺多的,几乎都快与赵宋持平了,实则广陵、密州等六处盐务占了大头。
同时还包括赵宋的赔款,以及抄家等杂七杂八的收入。
实际靠收税的收入,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