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着人爬上来的,你想想,每天都要有无人机和直升机停在大厦顶楼的停机坪上。
在高层部署这种便宜的无人机用于观测停机坪状态,或者指挥工作人员都是很合理的。。
跟何况这个结构要是出问题了,那可是大问题,熊蜂应该是建筑维护的一部分。”
里尔扫描和统计着熊蜂的行为模式。
一共12个洞口,每个洞口10分钟会派出一次熊蜂进行扫描,一次扫描覆盖各自的区段,耗时大概是30分钟。
扫描结束后通过洞口回到机房充电并存取数据--很显然这是个自动化系统。
自动化系统好啊,黑客就喜欢自动化系统。
“那我们怎么办?”杰克问了个有用的问题。
“.扫描并不是很严密,这毕竟不是重点安防部分,看一下路线。”
行径路线是绕着这个空中结构螺旋前进,卡时间差避开每一个熊蜂无人机,避免被光学扫描仪发现。
总的来说行动路线还是比较简明易懂,容错度也很高——
但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最后一个熊蜂无人机。
路径的最后一步不止要躲开无人机,还得劫持这最后一台无人机。
看到路径图的最后一个点变成了交战图标,杰克和V提出了疑问:“我以为我们要悄悄进去。”
“就是为了悄悄进去。”
里尔又在两人的视觉系统上标注了他猜测的子网拓扑结构。
首先,要明确但是,三人现在是在建筑外,而生物技术大厦只是看上去,比其他公司的大厦土。
但实际上,其表面的玻璃依然是高强度钢化玻璃。
要打烂这种玻璃,搞出的动静不可不会小,还会触发大厦的紧急状态。
公司不在高层布防的原因就在这——你要是想从外面进去,就得强攻,强攻就会触发警报。
况且能打烂这种钢化玻璃的武器并不多。
而熊蜂无人机每呲扫描结束后都会回巢传输数据,里尔